所在位置:首頁 > 清廉之窗 > 黨風政風 > 正文

寓教于行 培育優(yōu)良家風

作者:謝名艷
來源:恭城縣紀委監(jiān)委
摘要:一個晴朗的周末,我和丈夫帶著女兒們及爸媽一起來到位于恭城縣周渭祠。這是我?guī)е胰藖淼谝淮蝸淼街芪检艚邮芰幕难?,欲寓教于行,培育良好的家風。

  一個晴朗的周末,我和丈夫帶著女兒們及爸媽一起來到位于恭城縣周渭祠。這是我?guī)е胰藖淼谝淮蝸淼街芪检艚邮芰幕难眨⒔逃谛?,培育良好的家風。

  周渭祠的建筑及園林等吸引了家人,孩子們這里看看那里瞧瞧。

  周渭祠即周王廟或嘉應(yīng)廟,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祀廟。周渭是恭城縣路口村人,賜同進士出身,宦至侍御史,享年77歲。他關(guān)心家鄉(xiāng)人民疾苦,曾經(jīng)奏請朝廷免去繁重稅役,新定田賦,他還竭力興辦鄉(xiāng)學,開發(fā)民智。因為他一生廉潔奉公,頗有政績,死后被朝廷敕封為“忠祜惠烈王”,家鄉(xiāng)百姓感戴他的恩德,就捐款為他建了廟和立了塑像,永遠紀念他。

  我跟丈夫說:“每次來這里我都感觸頗多,你知道為什么嗎?”

  丈夫說:“你感觸多是因為你作為一名紀檢監(jiān)察干部,要學習周渭關(guān)心人民疾苦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(wù)、廉潔奉公,做一名忠誠干凈擔當?shù)募o檢監(jiān)察干部。”

  爸爸說:“恭城有周渭祠,靈川江頭村有愛蓮家祠,是周敦頤的嫡親后裔周本昌定居之地。到了明清時期,周氏出仕為官者200多人,他們秉承‘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’的品德,造就了‘百年清官村’的美譽。愛蓮家祠正體現(xiàn)了人們對清正廉潔之風的追求和向往。”

  大女兒菁菁高興地說:“媽媽,我還知道‘半鴨知縣’于成龍的故事。于成龍任合州知州,其子從山西老家來看他,他僅有一只還舍不得吃的咸鴨,仍割下一半作為讓兒子帶回老家的禮品,因此人稱‘半鴨知縣’。離開羅城時,堂堂一位縣令,竟然連赴任的路資也沒有。當?shù)匕傩章牭接诔升堧x去的消息,一片哭聲,依依不舍,相送數(shù)十里。后來他出任堂堂兩江總督,赴任途中只住旅館不住公館。在總督府每餐只吃青菜,時人稱之‘于青菜’。當他逝世后,南京‘士民男女無少長,皆巷哭罷市。持香楮至者,日數(shù)萬人’??滴醯燮评H為撰寫碑文,稱他是‘天下第一廉吏’。”

  我感動地說:“古代清官廉吏的故事很多,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。作為鄉(xiāng)鎮(zhèn)紀委副書記的我,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不忘初心牢記使命,始終做到忠誠堅定、擔當盡責,遵紀守法、清正廉潔,始終堅持人民立場、秉持高尚情懷,認真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。而你們作為我的家人,要支持我的工作,要繼承和發(fā)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領(lǐng)導干部的家風,不是個人小事、家庭私事,而是領(lǐng)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(xiàn),領(lǐng)導干部的思想境界和言行決定家風。有著克勤克儉、崇儉抑奢的家風環(huán)境,自會多一份厲行節(jié)儉、反對浪費的主動;有著謙虛謹慎、嚴以律己的家教熏陶,也會多一些手握戒尺、心存敬畏的自覺。”

  大女兒菁菁激動地說:“我們要支持媽媽的工作,要繼承和發(fā)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”

秀峰區(qū):專題黨課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
雁山區(qū):創(chuàng)新載體 扎實推進廉政文化建設(shè)
清廉桂林
清廉桂林 微信
清廉桂林 官方微博
^返回頂部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