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頁 > 清廉之窗 > 黨風政風 > 正文

家風故事丨兩次選擇

作者:潘航宇 楊艷梅
來源:龍勝縣紀委監(jiān)委
摘要:我的外公一生節(jié)儉清貧,卻又十分熱心。他六十多歲都沒有閑著,還是村里的“大忙人”。他在村里面很受人尊敬,在離開我們十多年后,他“兩次選擇”的故事一直激勵著我。

  我的外公一生節(jié)儉清貧,卻又十分熱心。他六十多歲都沒有閑著,還是村里的“大忙人”。他在村里面很受人尊敬,在離開我們十多年后,他“兩次選擇”的故事一直激勵著我。

  外公出生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,在家中排行老四。1951年,剛成年的外公響應號召,毅然參軍,離開家鄉(xiāng),投身軍旅保家衛(wèi)國。他在一次射擊訓練時意外受傷,沒能上戰(zhàn)場。但在部隊后方,他主動學習、努力刻苦,認真完成組織安排的各項任務,獲得組織的認可,在部隊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。

  聽長輩們說,外公服役期滿時,有留在部隊的機會。但他想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建設偏僻貧窮的家鄉(xiāng),最終回了家——那是他的第一次選擇。

  “不當軍官,回來當農民。”回到村里后,村里有人說外公傻,外公沒有理會這些說法,一心一意想要改善家鄉(xiāng)貧窮的面貌。他利用學過的文化知識和在外的經驗,帶領著村民搞生產、抓建設。在他的帶領下村子的面貌煥然一新。在群眾和組織信任下,他擔任了生產隊的隊長。

  后來,外公受到過不公平的對待。但他沒有因此消沉,依然積極的面對生活。村里的公益事業(yè),他未曾缺席;村民們找他幫忙,他也熱心提供幫助。聽家人說,在他五十歲時,縣里面考慮他是黨員、在部隊當過兵,且群眾基礎好,可以推薦他到縣公安局工作。

  在村里繼續(xù)做農民,還是去縣里面工作?面對第二次能改變人生的選擇,外公把工作機會讓給了更需要的人,最后還是決定留在村里。

  面對兩次能改變人生的選擇,第一次選擇了貧苦的家鄉(xiāng);第二次他把機會讓給更需要的人,選擇了心安。兩次都選擇了那條看似難走的路,但我想那應該是他心里認定的“光明之路”,選擇了他心里裝著的群眾。

  “外公是否后悔過?”帶著這個疑問,我在家人的描述中,回顧了他的一生。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風順,磕磕絆絆時有發(fā)生,他卻未曾抱怨;面對曾受過的不公,未曾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與熱愛。外公起點不高,但他一心向黨,不怕吃苦,深入群眾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。盡管外公沒有留下豐富的物質遺產給我們,但是他給子孫后輩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
  外公守住清貧、耐住寂寞、裝著群眾的的精神和品格,正是在紀檢監(jiān)察一線的我需要傳承的。清清白白做人、扎扎實實做事,做政治上的“明白人”、經濟上的“干凈人”和作風上的“正派人”,保持一名紀檢監(jiān)察干部清廉的本色。外公雖然離我而去,他“兩次選擇”的故事一直留在我心里,他一生所堅持的品格與精神也將繼續(xù)留存。

駐市文廣旅局紀檢監(jiān)察組:紀檢監(jiān)察組組長講黨課 警鐘長鳴促廉潔
駐市發(fā)改委紀檢監(jiān)察組:為市軍糧供應管理中心講授專題廉政黨課
清廉桂林
清廉桂林 微信
清廉桂林 官方微博
^返回頂部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