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頁 > 新聞廉播 > 正文

家風故事丨父親的“吃苦”

作者:秦文婕
來源:廣西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
摘要:爸爸是從農(nóng)村出來的,吃過苦受過累。我很感恩那段苦難的日子,才能成就今天的我。孩子,要記住挫折和失敗并不可怕,要舍得吃苦,做腳踏實地、敢闖敢拼的人。

  “爸爸是從農(nóng)村出來的,吃過苦受過累。我很感恩那段苦難的日子,才能成就今天的我。孩子,要記住挫折和失敗并不可怕,要舍得吃苦,做腳踏實地、敢闖敢拼的人。”父親牢記自己從哪里來,用親身經(jīng)歷教育引導我們保持初心閃光、本色依舊。

 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。父親出生在一個偏遠山村的貧困家庭。由于家中兄弟姊妹多,父親常常吃不飽而身體較虛弱。上小學時,父親開始為家里分擔放羊、割魚草、舂米、挑水等家務(wù)。小學畢業(yè)后,父親作為家里附帶勞動力,在村生產(chǎn)大隊白天放牛,晚上幫集體記工分,緩解家庭窘迫境況。放牛、記工分過程很是辛苦,父親不僅學會吃苦耐勞、堅韌不拔的品質(zhì)。

  現(xiàn)在,父親退休后因腦梗復發(fā)而住院接受康復治療。家人根據(jù)醫(yī)生的建議,用心烹飪魚、豬腳、牛蹄等營養(yǎng)豐富的飯菜湯給父親。同時,父親在用餐前堅持吃紅薯、玉米、芋頭等粗糧。“小時候,兄弟姊妹多搶著吃紅薯總是吃不飽,現(xiàn)在一個人吃就飽了。吃紅薯就如吃苦,不僅會換來踏實安穩(wěn)、更能收獲健康幸福。”父親邊吃邊說道,“丫頭,不要計較吃了多少苦,學會接納、感恩、享受這些苦帶來的‘樂’。”

  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平時,父親常向我和哥哥講述如何走出大山求學的故事。因為求學,父親從家中往返都要連續(xù)翻越三座海拔約為800米深山,是時間最長且最難走的路程,路面泥濘、野草叢生、毒蛇野豬常出沒等。無論披星戴月還是狂風驟雨,父親在路上肚子餓爬樹摘野果充饑,口干渴找溪流補給解渴,甚至怕睡覺手提竹棍不斷敲打草木,一趟往返至少花費七個多小時。

  憑著這股“吃苦”勁兒,父親學成后,選擇扎根基層,回到合作醫(yī)療室當“村級醫(yī)生”和村團支部書記,全心全意為群眾排憂解難,在人生之路上闖出了一條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道路。

  祖國哪里需要我,我就到哪里去?;仡櫞笏哪悄?,我對畢業(yè)找工作很是迷茫。一次,父親在電話里問我道:“丫頭,這個關(guān)鍵時刻,應(yīng)從更好鍛煉自身、回報社會去考慮,選擇安逸舒適工作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。祖國正號召畢業(yè)大學生支援西部大開發(fā),你的想法怎樣?”父親這番話觸動我的心靈。于是,我積極報名了中央組織部組織大學生村官考試,并順利通過考試,開啟大學生村官的駐村生活,深刻體驗到父親扎根基層的艱辛和汗水。

  如今,我有幸成為一名紀檢監(jiān)察干部,在工作中,看到許多或因盲目攀比、或因貪圖享受而被處分,甚至鋃鐺入獄的案例,我更深刻體會到吃苦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,人苦盡甘來終有時,一路向陽待花期。我時刻勉勵自己,唯有樂于吃苦、艱苦奮斗,錘煉“打鐵必須自身硬”看家本領(lǐng),才能用實際行動答好為黨盡責、為民造福的時代答卷。(桂林市龍勝縣紀委監(jiān)委)

桂林:深挖個案根源 把脈系統(tǒng)治理
小小說丨陸書記的“為民情懷”
清廉桂林
清廉桂林 微信
清廉桂林 官方微博
^返回頂部^